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光景看春耕。连日来,随着气温回升,尉犁地区各乡村抢抓农时,棉田地头里,联合整地机、农业植保无人机、搭载导航系统的“智能拖拉机”等一大波智能农机“轰隆隆……”正在忙碌着。
走进尉犁县兴平乡昆其村春耕备耕现场,只见拣拾残膜、整地、平地,覆膜(还未播种)等作业,全部由几辆配备了“硬核大脑”的拖拉机完成,一排排、一行行,把白色的地膜按设置好的行距,整齐铺在宽广的棉田里,田埂边出土的小草、路边小树上的嫩叶、以及棉农的笑声、马达引擎轰鸣声,一起奏响了春日忙碌劳作的劲歌,好一幅春耕备耕图!
中棉集团巴州一体化(产业化)小组,及时深入备耕一线服务于农,帮助棉农理解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目标之一:减少污染。由于棉田里地膜在其使用、降解环节,给土壤、大气、水带来负面影响且需要较长时间消化,所以我们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棉农科学指导地膜合理使用与科学回收,在减少”白色污染”的同时降低棉花异性纤维含量。同时,以技术手段推动精准施肥、施药,逐步找出产量增长与施肥施药使用量的精准对应关系,实现具有经济、环保意义上的化肥农药减量。此外,共开展现场交流会6次,现场答疑300余人次,签订定单农业约三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跟进春耕生产工作,协助棉农强化棉花选种、干播湿出等农业生产调度和技术指导,从种植源头当好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践行者”。巴州一体化(产业化)小组马申经理说。